• 详情 (博士生论坛征文)投资者异质、卖空限制与市场均衡
    根据投资策略的不同,市场上投资者可以分为基本面投资者与技术投资者。根据投资策略异质的特色,且在卖空限制的影响下,均衡价格可分为三个层次,并且可推导得到在没有新信息的影响下,价格最终会趋向于基本面投资者的估值,而技术投资者将离开市场。本文还探讨了新信息对均衡价格的影响。通过有内幕交易与无内幕交易的比较发现,在无内幕交易下基本面投资者具有策略优势;而在内幕交易下技术投资者具有策略优势,而且内幕交易金额越大,优势越明显,而被内幕交易吞没的价值也就越大。因此,监管当局不应放大力气去教育投资者理性,而应加大对内幕交易的监管。若内幕交易金额得到控制,投资者便会自然趋向理性而关注资产的基本面价值。
  • 详情 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与上市公司债券融资成本(博士生论坛征文)
    本文用股票市场换手率衡量投资者情绪,研究了股票市场环境对债券发行成本的影响。基于股票和债券价值决定因素的相似性以及风险特征的相异性,我们提出了同向效应假说和反向效应假说,实证检验结果支持同向效应,即债券融资成本与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一关系主要存在于与股票性质更为相似的含股权债券,而违约风险小的债券会进一步强化同向效应。
  • 详情 投资者保护和基金投资策略(博士生论坛征文)
    本文研究了公司投资者保护与基金投资策略以及基金业绩的关系。利用股票数据和股票型基金持仓股数据,本文发现投资者保护和股票收益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对于投资者保护差的股票,投资者需要超额收益作为风险补偿。同时,由于投资者保护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投资者获取信息的难易程度,机构投资者在投资时更加偏好于投资者保护好的公司股票。但是对于有能力的机构投资者,他们能够在投资者保护差的公司中获得更高的收益。
  • 详情 关系的社会价值:关系网络、信息质量与发行审核(博士生论坛征文)
    本文研究信息能否在关系网络中传递并促进社会资源的分配效率。中国公司要在A股上市,必须通过发审委的审核。在发审委中,部分专职委员来自与会计师事务所,通过专职委员构建了会计师事务所和发审委的关系网络。当公司聘请担任专职委员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其IPO审计服务时,被审计公司的信息会通过关系网络传递到发审委,从而佐证其提供的正式信息,保证上市公司正式信息的质量,帮助发审委做出选择。而无关系网络的公司因没有传递信息的渠道保证其正式信息质量,在其上市后,市场通过交易会逐渐获得公司的真实信息,从而对其股价进行调整。研究发现,上市后的12月内,处于关系网络中的公司其收益率与市场保持一致,而无关系网络的公司其收益率远低于市场的收益率,同时在六个月后,有关系网络公司要高于无关系网络公司约15%左右并维持这一水平。且这种差别并不能由其他因素来解释。研究表明:关系网络能传递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性,提高资源的分配效率,体现了关系的社会价值。
  • 详情 ON CHINA’S MONETARY POLICY AND ASSET PRIC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ynamic and long-run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netary policy and asset prices in China using monthly data from June 2005 to September 2010. Johansen?s cointegration approach based on vector autoregression (VAR)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are used to identify the long-run relationships and directions of causality between asset prices and monetary variables.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monetary policies have little immediate effect on asset prices, suggesting that Chinese investors may be ?irrational? and ?speculative?. Instead of running away from the market, investors rush to buy houses or shares whenever tightening monetary actions are taken. Such seemingly irrational and speculative behavior can be explained by various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including lack of investment channels, market imperfections, cultural traditions, urbanization and demographic changes. The results have two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First, China?s central bank has not used and should not use interest rate alone to maintain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Second, both monetary and non-monetary policies should be deployed when asset bubbles loom large to avoid devastating consequences when they burst.
  • 详情 Realized Downside Risk Measure and its Distributional Properties in China’s Stock Market(博士生论坛征文)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 general downside risk measure based on high frequency downward moves below minimum acceptable target in asset prices. Our contribution to the existing literatures is threefold. Firstly, we construct a general downside risk measure, realized semivariance and downward absolute power variation are all special cases of our realized downside risk measure. Secondly, we derive the central limit theorem of this measure. Thirdly, we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al properties of this measure in China’s stock market and show the potential of this measure in modeling downside risk.
  • 详情 可转换债券的效用无差别定价 (博士生论坛征文)
    假设公司价值和公司股票价格可以观测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只有股票可以交易,公司还发行不可赎回、不可回售、不可违约的零息可转换债券,债券持有者有权利(但没有义务)在债券生命期内按一定比例将债券转换为股票。本文显式地给出了债券持有者的最优转换策略、以及可转换债券的效用无差别购买价格,给出了数值算例和对比分析。
  • 详情 基金规模与市场波动的模拟实验研究
    本文采用真人被试金融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模拟基金的规模与股价波动的关系。我们进行了四次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由资产规模不同的模拟基金构成的市场波动性较大,而规模相同模拟基金构成的市场波动性相对较小,二者价格方差相差达三百倍以上。模拟了市场如有超大规模基金存在的情况,发现它很容易给市场带来更大的波动。根据研究结论,可通过调节基金规模结构改善市场的稳定性。一但出现超大规模基金,应该防止其操纵市场行为。
  • 详情 投资者信息选择行为与股票收益(博士生论坛征文)
    对投资者信息选择行为的研究非常重要,因为投资者信息选择行为是信息影响资产价格中间传导过程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基于Lucas(1978)和Lagerwall(2004)的CCAPM分析框架推导出股票预期超额收益变动与消费者宏观经济预期之间的关系;然后,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包括消费者宏观经济预期因子在内的实证方程;最后,我们基于投资者信息选择行为特征检验的推论,利用面板协整的DOLS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市中投资者信息选择行为偏向于以策略性互补特征为主。该结论不仅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媒体的信息传播影响我国股市收益变动的认识,而且也为我国股市中出现的股价同步性等金融异象提供了新的解释。
  • 详情 为什么大城市的物价水平较高?—— 一个关于地区间与国际间价格水平差异的理论模型
    本文构建了一个关于一国内部地区/城市间价格水平差异的全面均衡模型。其核心思想是, 生产方面的聚集效应与体现为高房价和高服务业价格的“拥挤效应”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由不同类 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体系,这些城市在人口规模、物价水平、收入水平、以及居民技能水平等方面 都呈正相关。该模型同时是一个关于国际价格水平差异的替代性理论。模型还表明,与学界流行观 点相反,经济一体化与地区间价格差异程度并无必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