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会计盈余质量、新股定价与长期绩效--来自中国发行制度改革后IPO市场的证据
    以往的研究指出中国上市公司发行前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这些行为导致了市场对盈余错误定价以及长期绩效下降。本文以发行制度改革后2002-2005年IPO公司为样本,用可操纵应计利润衡量盈余质量,得到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没有证据表明IPO公司总体上有显著的盈余管理行为,但规模较小、成长性较高并处于非保护性行业的企业盈余信息质量较差;对这些公司,无论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能基于盈余质量因素显著调低对公司盈余的估价,使得发行价格和市场价格不受盈余管理的误导。此外我们还发现,新股发行后两年的长期绩效的下滑并不能归因于对发行前较差盈余质量的错误定价。
  • 详情 公司信息透明度与资源配置效率
    公司信息披露及其透明度是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决定因素。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司信息透明度对信息不对称、市场流动性、IPO折价、权益资本成本、债务资本成本、公司投资效率、公司价值(或绩效)等资源配置效率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实证证据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这对于丰富公司透明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 详情 流动性、通胀目标制与货币政策变革
    本文从流动性概念和流动性管道入手,对经济体系内的流动性流向进行了分析。由于金融中介机构对流动性投放存在两者选择:实体经济部门和虚拟经济部门,当存在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制度缺陷时,非理性配置的流动性就会大量堆积到金融市场,从而推高资产价格并引发金融风险。当前的货币政策工具对此没有实质反应,即使中央银行意识到这一点,也没有合适的政策工具对资产价格泡沫覆灭前后的流动性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因此,本文建议对当前的货币政策体系进行变革,采取以流动性为核心的货币政策框架。
  • 详情 征文通知:"并购论坛2009:价值创造、产业重组与经济安全"
    “并购论坛”是由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发起举办的一次高水平并购国际学术会议。本次会议将于2009年11月14-15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办,主题为“价值创造、产业重组与经济安全”。全称为“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Forum 2009: Value Creation, Industry Restructure and Economic Safety”,主题是在经济学、金融学、工商管理等领域进行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内容涉及并购与价值创造、产业重组与产业升级、产业重组与经济转型、外资并购与经济安全等多方面。计划邀请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20名左右国际学者参加。
  • 详情 基于欧式浮动回望看跌期权方法的股权分置改革对价研究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股改之前,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被制度性地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权分置造成的“同股不同权”现象,这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因此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非流通股为了获得流通权,必须向流通股支付对价。本文首先回顾了股权分置改革的相关背景和研究文献,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支付额计算以及传统的对价支付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传统的期权支付方式存在严重的缺陷,而欧式浮动回望看跌期权恰恰能够避开这些缺陷。因此,本文提出用欧式回望看跌期权的方法来研究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支付问题。
  • 详情 我国上市公司IPO抑价的多期滞后效应研究——基于GARCH模型的实证研究
    首次公开发行抑价(IPO Underpricing)是全球各新股发行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一直困扰金融学界的难题之一。在我国新股发行市场上,这种现象表现的更加突出。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利用2004年以后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数据和相应的研究方法建立GARCH模型,说明上市公司IPO抑价现象中存在“多期滞后效应”,即前期上市公司IPO抑价水平对当期上市公司抑价水平有显著影响。通过分析实证结论,在完善发行机制,提高投资者阅读信息能力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 详情 中国证券三因素定价模型实证研究
    本文采用1994年至2006年我国深沪两市的相关年度和月度数据,对解释单只股票收益率的三因素模型在中国资本市场分组数据中的适用性进行实证研究;同时,通过构造解释股票组合超额收益的三因素模型,对中国股市股票组合的超额收益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在对个股的定价中,内在价值因素、技术因素和流动因素对股票收益率均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技术因素,其次是流动性因素,最后才是内在价值因素。(2)三因素模型对小规模成长股(SG)的解释力并不高,而对其他五组股票(SN、SV、BG、BN、BV)均具有较好的解释力。(3) 通过对投资组合超额收益率的三因素模型的实证发现:三因素模型对高流动性类股票具有更好的解释力;技术因素即市场指数(大盘情势)明显地反应出对股票组合的收益率的风险定价因素。内在价值因素对股票组合的超额收益的解释力不显著。
  • 详情 认股权证定价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权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直备受关注,在我国金融市场中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因此,运用科学方法对其进行合理定价就成为金融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首先通过JB统计量和GARCH模型对认股认股权证标的资产收益率的分布和波动率假设进行检验和估计;其次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认股权证价格的确定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又采用了对偶变量技术和控制变量技术进一步提高认股权证价格的蒙特卡罗模拟效率;最后以鞍钢认股权证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
  • 详情 公司债定价:首中时模型的蒙特卡罗实现
    本文借鉴信用风险度量的首中时结构模型,通过该模型的蒙特卡罗模拟对我国公司债进行定价,同时探讨了拟合公司债价值最佳的违约回复率设定和动态波动率的模型选择问题。研究表明首中时模型用于公司债定价是可行的,且不同的债券确实存在不同的回复率,并且对同一公司的不同债券使用同样的回复率也是不准确的,另外本文也进一步肯定了GARCH(1,1)模型在估计波动率方面的适用性。
  • 详情 基于VaR-AR-EGARCH-M-GED模型的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分析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于各种原因,人民币不断升值,这会给我国的经济带来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研究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以及美元头寸的汇率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AR(1)-EGARCH(1,1)-M-GED模型来计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日对数收益率的VaR值。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比较好地预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情况,在99%的置信水平下,能够较好地预测VaR,因此可以作为衡量和控制风险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