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定价

  • 详情 基于ARMA-GARCH调和稳态Levy过程的期权定价
    对恒生指数收益率进行自相关和条件异方差分析,剥离出平稳独立同分布的历史滤波噪音序列。假设噪音服从正态,及两类纯跳跃列维过程—调和稳态(CTS)、速降调和稳态(RDTS),以建立风险中性条件Levy-GARCH模型进行期权定价。研究结果表明:噪音序列呈现尖峰有偏和肥尾的非高斯特征;调和稳态拟合与定价能力较正态好;资产价格存在跳跃速降趋势;布朗运动低估了金融市场震荡程度;速降调和稳态过程定价能力更加稳健。
  • 详情 高管股票股权行权定价基准日前后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本文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股票期权行权定价基准日前后的信息披露行为。基于对法规规定的行权定价基准日前后股价表现的分析发现,公司股价在定价基准日前后呈现“先抑后扬”的趋势。并且,定价基准日前上市公司披露坏消息的频率显著增加。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期权定价方法与总经理获得的期权比例对定价基准日前后公司的股价与信息披露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当行权价格依据区间均值定价或公司高管获授的期权比例较高时,定价基准日前公司股价有更低的异常收益,且在公司高管获授的期权比例较高时定价基准日前对坏消息披露频率的增加程度也更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上市公司的高管会在行权定价基准日前后择机地进行信息披露,以提高期权价值、降低行权成本。本文进一步证明了在信息不对称存在与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受到法规中期权定价方法的驱动,会有新的代理成本产生。
  • 详情 交割地点选择权与期货价格
    通过构造投资组合策略,证明交割地点选择权会压低期货价格。在测算交割地点选择权内在价值的方法上,根据存在多个交割地点时,多头要求“现货溢价”弥补因交割地点不确定带来的额外风险的逻辑,提出把交割地点选择权转化成看涨期权,利用期权定价公式方便的推算交割地点选择权内在价值的方法。以2007年1月到2011年3月间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豆粕期货为样本,实证结果证明交割地点选择权是造成豆粕期货市场出现“现货溢价”主要原因的假设,还证明将交割地点选择权转换成看涨期权,使用期权定价公式估计交割地点选择权价值的方法,所得结论贴合实际,具有较高实用性。
  • 详情 什么导致了中国权证价格的偏离:是投机还是市场机制?
    本文采用高频数据对中国权证价格偏离的要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中国权证价格偏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创设抵押保证金带来的交易成本、投资者异 质信念导致的投机行为、卖空机制的缺失以及权证处于深度价内或价外的状态。带来权 证价格系统性偏离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投资者的异质信念导致的投机行为所致, 而更主要的是我国权证天生的产品”缺陷”以及过于严格的创设制度所致。特别是对于认 沽权证来说,在样本期内其理论价值几乎为零,导致了抵押保证金带来的交易成本在其 价格偏离中占据了重要的比例。处于深度价内的认购权证以及处于深度价外的认沽权 证,其作为避险工具的作用几乎丧失,最终沦为投机的工具,导致了其价格的进一步偏 离。本文认为,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不合理的创设机制产生的权证产品“缺 陷”所致,而不能将责任一味地归结为投机行为。
  • 详情 [博士生论坛征文]与碳排放量相关的碳排放权的定价
    联合国通过的《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减排任务。本文即是针对这一规定,对中国在期初由于碳排放可能产生的政策性支出进行计算。先得出中国二氧化碳排量满足的随机微分方程;然后对由碳排量产生的政策性成本的条件期望建立偏微分方程,将成本的期望变成一种特殊欧式看涨期权,给出其解析解。最后,利用实际统计数据对模型中数据进行拟合,画出解的值随参数取值变化的图像,分析解的性质及实际意义。
  • 详情 期权定价的幂律跳跃扩散模型
    本文在Merton 期权定价跳跃扩散模型的逻辑框架之下,进行了两个方面的 修正:本文将计数过程由Poisson 过程修正为带有幂律性质的更新过程,同时对 跳跃的幅度也进行了修正,赋予股票价格运动过程发生跳跃的时间和幅度以幂律 分布特征.通过实证研究,本文所作出的两个修正可以更加准确的描述股票价格 的运动过程,可以同时得到具有尖峰胖尾的收益率分布和波动聚集性,由此则可 以更加准确地为期权等金融衍生品进行定价,同时也对金融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 工具,因此本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详情 民主还是集权——创业者治理结构的选择
    本文的学术贡献是建立了企业治理结构选择的理论模型,比较了民主与集权两种治理 结构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并指出有关治理结构的选择问题依赖于公司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 阶段。在创业阶段集权的治理结构更有效率,但要求兼作经理人的创业者有充足的自有资金。 若资金不足,经理人将面临较高的融资成本,作为经理人控制权寻租行为和小股东控制权损 失的补偿;要求其商业能力要显著高于经理人市场的平均水平,即经理人“创业点子”的预期 回报率要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故经理人能力同自有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可相互替代。本文最后 应用指数化期权定价方法给出了小股东控制权损失的定价公式,结果表明,经理人市场平均 商业能力提高越快,控制权损失越大。
  • 详情 土地定价的实物期权方法——以中国土地交易市场为例
    本文试图采用期权定价方法来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土地定价问题。土地被理解成一种以房屋价格为标的资产的美式期权,土地出让过程中的定价不仅要考虑其种植收入的折现之和,更要考虑土地所拥有的其他用途的期权价值,土地价格被分解成种地的收益与开发溢价(实物期权值)之和。将期权定价模型应用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模型能够较好解释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土地价格波动率以及增长率高于房价这一经验事实,并对当前中国不断完善的土地出让定价,农地征用补偿等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详情 中国权证:衍生工具还是普通证券?
    中国权证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交易活跃、成交量最大的权证市场之一。但学术界对我国权证的定价及其属性缺少系统性分析。本文实证研究中国权证的价格和收益行为,旨在以标准的期权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权证定价的规律性以及探究其属性。鉴于我国股票市场禁止卖空,传统期权定价理论赖以生存的证券组合复制仅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认购权证定价,但对认沽权证定价无能为力。这就决定了我国权证尤其认沽权证在理论上无法定价的现状。本文通过分析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所有权证的收益、波动性和定价误差,论证了认购认沽权证具有部分普通股票的性质,例如他们都与股票指数有联动关系,并伴随着低杠杆比率,但是,认沽权证的表现更像是普通股票而非期权类衍生工具。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投资者和衍生产品市场监管者都有借鉴作用。
  • 详情 基于融合视角的保险精算与期权定价一体化思考
    期权定价和保险精算本质上都是对更广泛意义上的“或有索取权”的权利价值进行分析定价,这就为保险精算方法与期权定价模型在不确定条件下一般均衡的融合提供了可能。但是,目前代表不确定性研究的这两个分支是平行的,很少尝试统一。本文在综述期权定价与保险精算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期权定价与保险精算本质上属于同一研究范式,保险精算有赖于未定权益定价理论的发展,未定权益定价理论也可以从保险精算领域汲取必要的营养。进而提出基于融合视角的现代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利用现代保险精算方法推导出经典的期权定价模型,为保险精算与期权定价的融合和统一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