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

  • 详情 绿地投资还是跨国并购?基于实物期权视角的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东道国主要有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两种方式。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将FDI 投资者采取灵活进入策略的情况也纳入考虑的三阶 段实物期权模型,分析了影响FDI 进入模式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1)在 经济快速增长、市场需求波动较大的国家或地区,FDI 投资者倾向于选择绿 地投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而在经济增长较慢、市场需求稳定的国家或地 区,FDI 投资者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2)东道国利用 外资的政策直接并显著影响FDI 进入模式的选择,外资倾向于按照东道国政 府鼓励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3)相对于绿地投资方式获得的目标企业外 资通过跨国并购方式获得的目标企业有更快的增长速度和更大的规模。
  • 详情 基于ARMA-GARCH调和稳态Levy过程的期权定价
    对恒生指数收益率进行自相关和条件异方差分析,剥离出平稳独立同分布的历史滤波噪音序列。假设噪音服从正态,及两类纯跳跃列维过程—调和稳态(CTS)、速降调和稳态(RDTS),以建立风险中性条件Levy-GARCH模型进行期权定价。研究结果表明:噪音序列呈现尖峰有偏和肥尾的非高斯特征;调和稳态拟合与定价能力较正态好;资产价格存在跳跃速降趋势;布朗运动低估了金融市场震荡程度;速降调和稳态过程定价能力更加稳健。
  • 详情 高管股权激励是否会强化次生激励
    高管股权激励是否会拉大与员工的薪酬差距问题饱受争议。本文采用高管股权激励公司业绩与次生激励非递归的路径分析模型,检验了高管股票期权、公司业绩与次生激励之间的内在关系,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而且具有长期性;业绩增长抑制了次生激励,而次生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反作用在国有控股公司明显,非国有控股公司则没有显著性;非国有控股公司样本的高管权力对次生激励具有显著性影响。此外,员工人数及资产规模对次生激励分别具有促进与抑制的效应。
  • 详情 上市公司财务灵活性、再融资期权与股利迎合策略研究
    2006年和2008年,证监会分别出台两项与再融资资格挂钩的半强制分红政策。本文以此作为制度背景,将再融资资格看作是公司的期权,并从财务灵活性的角度探讨了期权价值的大小,进而构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迎合策略的分析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财务灵活性是理解公司在半强制分红背景下股利行为的关键因素。2008年政策中限定股利分配形式仅为现金股利的规定提高了高成长性公司的融资门槛,可能导致监管悖论。实际上,在公司根据财务灵活性进行自利选择的过程中,市场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因此监管当局应该减少行政干预,加速再融资的市场化进程。
  • 详情 产品市场竞争、Q理论与公司增长/清算期权的价值
    本文首先考察了不同行业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品市场竞争增加了公司投资—投资机会敏感性,使公司投资决策更好地体现了资本 追随盈利机会的经济规律(Q理论)。进一步,本文从实物期权价值角度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的增长期权价值与清算期权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显著增加了公司的增长期权价值与清算期权价值。这些发现意味着,产品市场竞争作为公司经营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公司的投资决策,并且这种影响最终体现在公司权益价值与期权价值的关系上。
  • 详情 高管股权激励是否会强化次生激励?(第二届博士生论坛)
    高管股权激励是否会拉大与员工薪酬的差距问题饱受争议。本文采用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与次生激励非递归的路径分析模型,检验了高管股票期权激励、公司业绩及次生激励之间的内在关系,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而且具有长期性;业绩增长抑制了次生激励,而次生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反作用在国有控股公司明显,非国有控股样本则没有显著性;非国有控股样本的高管权力对次生激励具有显著性影响。此外,员工人数及资产规模对次生激励分别具有促进与抑制的效应。通过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比较分析,我们还发现虽然高管股权激励有抑制次生激励的倾向,但在其实施之后这种抑制会逐渐减弱而使之趋近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 详情 股指期货在CPPI保本策略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金融风险可分为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股票组合的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组合得到分散,而系统风险需要股指期货进行对冲,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股指期货对股票组合进行套期保值,但是对系统风险进行套期保值的同时也抹杀了获取收益的机会;另外一种方法是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将股票资产构造成类似于看涨期权的结构,即当股价下降时,可以将损失限定在某个水平上;而当股价上涨时,可能的盈利空间不受限制。由于股指期货的卖空机制、保证金交易、交易成本低、流动性好特性,把股指期货应用于投资组合保险策略能够有效提高保本效果。CPPI策略是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中一类操作简单有效的方法,本文把沪深300股指期货应用于CPPI策略中。根据策略原理,使用MATLAB程序,得到了基于股指期货的CPPI策略比基于股票组合的CPPI策略能够有效规避系统风险、同时获还能获取更高的收益、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同时根据模拟,得到了多头市场、盘整市场、空头市场三种市场走势下所采取的最优的CPPI策略和最优的CPPI参数选择,并对未来市场策略进行模拟。
  • 详情 期权加油卡:能否一箭三雕?
    在消费者被迫接受成品油价格风险、石油零售商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和我国成品油定 价机制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本文提出石油零售商可发行期权加油卡来实现下面三个目 标:(1)为消费者提供成品油价格风险管理的工具;(2)为石油零售商提供一种新的锁定 客户的营销手段;(3)推进成品油的市场化定价机制。本文首先设计期权加油卡和相关的 套期保值模式,然后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加油卡进行定价,接着分析石油零售商对发 行加油卡所带来的风险进行套期保值的损益,最后对期权加油卡的相关实际操作问题进行 讨论。
  • 详情 高管股票股权行权定价基准日前后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本文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股票期权行权定价基准日前后的信息披露行为。基于对法规规定的行权定价基准日前后股价表现的分析发现,公司股价在定价基准日前后呈现“先抑后扬”的趋势。并且,定价基准日前上市公司披露坏消息的频率显著增加。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期权定价方法与总经理获得的期权比例对定价基准日前后公司的股价与信息披露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当行权价格依据区间均值定价或公司高管获授的期权比例较高时,定价基准日前公司股价有更低的异常收益,且在公司高管获授的期权比例较高时定价基准日前对坏消息披露频率的增加程度也更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上市公司的高管会在行权定价基准日前后择机地进行信息披露,以提高期权价值、降低行权成本。本文进一步证明了在信息不对称存在与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受到法规中期权定价方法的驱动,会有新的代理成本产生。
  • 详情 交割地点选择权与期货价格
    通过构造投资组合策略,证明交割地点选择权会压低期货价格。在测算交割地点选择权内在价值的方法上,根据存在多个交割地点时,多头要求“现货溢价”弥补因交割地点不确定带来的额外风险的逻辑,提出把交割地点选择权转化成看涨期权,利用期权定价公式方便的推算交割地点选择权内在价值的方法。以2007年1月到2011年3月间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豆粕期货为样本,实证结果证明交割地点选择权是造成豆粕期货市场出现“现货溢价”主要原因的假设,还证明将交割地点选择权转换成看涨期权,使用期权定价公式估计交割地点选择权价值的方法,所得结论贴合实际,具有较高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