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定价

  • 详情 中国股票型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实证研究
    本文借鉴Jegadeesh 和Titman(1993)的动量检验方法,检验了2000 年1 月至2009 年6 月之 间所有存续时间超过24 个月的中国股票型基金业绩是否存在持续性,结果发现170 支样本基金的业绩在 12 个月内存在显著的持续性,并且这种持续性不能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以及Fama-French 三因 素模型所解释。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Carhart(1997)的方法,检验了基金的各项特征是否对基金业绩持 续性具有影响,结果发现除基金已往业绩外,并未发现基金的其他特征对基金业绩持续性具有显著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对于投资者选择基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帮助我们加深对中国资本市场运行规律的 认识具有一定的意义。
  • 详情 金融危机与黄金定价模型
    作为一种特殊的大宗商品,黄金具有商品、货币和避险的多重属性,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黄金表 现出了较强的货币和避险属性。就当前货币体系下的黄金定价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各大类资产时间 序列定价(大类资产定价)的新思路,模型综合考虑了黄金的商品、货币和避险属性,将黄金价值分解为: 商品基准价值、基于汇率(货币篮子)的“隐性货币价值”和主权国家信用违约的风险溢价,并分别以大宗 商品CRB指数、美元指数USDX和美国国债CDS利差等资产价格作为代理变量对其进行定价研究。向量自 回归(VAR)模型研究表明:美元指数USDX负向驱动黄金价格,大宗商品指数CRB、美国国债指数CDS 正向驱动黄金价格;其中大宗商品指数CRB滞后一阶、美元指数USDX滞后一阶、美国国债CDS利差滞后 二阶价格信息对黄金价格的影响最显著。研究还表明:黄金价格波动率存在聚类性、长记忆性,但不存在 非对称性。
  • 详情 互联网知道的更多么?——网络开源信息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内容开始逐渐深入地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而影响股票价格与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发挥。本文采用基于搜索引擎的文本语义挖掘的算法获得了一组关于个股网络开源信息内容含量的数据,并据此研究了开源信息在资产定价方面的影响。发现:不断发展中的中文的社会媒体已经开始蕴含对股票异常日收益率有显著解释力的有效的信息内容,甚至包含了交易量指标所未包含的有效信息内容。但是由于Internet还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开源信息内容指标对异常收益率的解释力随个股不同还表现出较大差异。
  • 详情 异质信念与资产定价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本文通过建立市场中存在过度自信非理性投资者的两类代表投资者的三期资产定价模 型,研究投资者内生的后验异质信念与资产定价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发现,投资者的异质信 念平均来说与资产价格的高估程度正相关,但就信号的具体实现值来看,异质信念的增大也 可能与资产价格被低估的程度正相关。本文讨论了各种均衡状态下,信号的具体实现值对投 资者异质信念与资产定价关系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为模型结论提供了很好 的支持。
  • 详情 中国股市流动性溢价及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的实证研究
    流动性与资产定价是目前金融研究的热点之一((O’Hara,2003)。国内外对流动性与资产定价关系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研究流动性 (流动性水平变量本身)与资产定价的关系,另一方面是研究流动性风险(流动性水平变量自身的方差以及它与其他变量的协方差)与资产定价的关系。研究流动性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具有较深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的存在性即特征以及中国股市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问题。 针对流动性溢价问题,本文基于个股数据,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特征,建立了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存在性检验的多因素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变截距回归模型,选择两个流动性因子—换手率、Amivest流动性比率,对流动性溢价的存在性进行检验,得到如下结论:以换手率和Amivest流动性比率为流动性因子的检验结果均表明股市存在流动性溢价现象。 基于个股数据,在对流动性溢价存在性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动性溢价存在性成因的检验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市的流动性溢价来自交易频率而不是交易成本,预期收益是换手率的分段线性和整体凹性减函数。 基于市场数据,分别利用换手率和Amivest流动性比率指标作为流动性因子,分别建立了市场流动性对市场超额收益率影响的实证模型和市场流动性对个股超额收益率影响的实证模型,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预期和未预期的市场流动性共同作用对市场超额收益率和股票组合超额收益率都产生正向的影响,我国股市存在流动性替代效应。 以上的实证结果表明: 我国股市的流动性溢价来自换手率,说明交易频率是影响预期收益的重要因素。 针对流动性风险溢价问题,本文按照Gibson和Mougeot(2004)的基本框架,直接建立二元均值GARCH(1,1) —Diagonal BEKK模型,分别利用沪深300指数数据和沪深300十大行业指数数据,按市场态势分阶段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市场风险溢价和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动态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存在系统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溢价,但随样本期的选取、样本的选取以及不同的流动性指标的选取的不同,其显著性也有所不同,同时也说明这两种风险在不同程度上对市场超额收益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动态的。从风险的角度来看,波动持续性的存在会增加投资者未来投资的不确定性。 因此,对长期投资者来说,必须考虑波动持续性的影响,以便起到规避投资风险的作用。
  • 详情 人民币升值对A 股理性估值的影响 ------ 一个上限
    大众和媒体认为我国股票市场2006 年开始的牛市行情是人民币升值所致。本文使用 现代资产定价模型否定了这一说法的价值基础。本文发现:本币升值预期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存在一个上限,该上限由人民币预期升值幅度决定,而且股票价格的变化对人民币升值速度 的提高不敏感。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上,升值预期会使得股票的市盈率一次性上涨,之后将逐 步开始下降,并在升值预期结束时回到长期均衡水平。借此分析,本文得到两个预言:第一、 由于人民币被低估的幅度有限,人民币升值不能为A 股市场的大幅增长提供坚实的价值基 础;第二、股票价格会在汇率升值结束之前进入下降阶段,这一预言被牛市行情后的股市急 跌所证实。
  • 详情 行业、地区和市场信息,谁主导中国证券市场价格的变化?
    本文以我国A 股市场为对象,基于CAPM 和APT 理论,建立单变量和多变量 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市场、行业和地区信息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及其程度大小。结果表 明: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一方面个股价格变化同时存在显著的行业和地区联动效应, 但行业效应更强,行业信息主导着证券价格的变化。在控制了市场和地区信息后,行 业信息仍具有信息增量提供能力;另一方面,市场信息的解释能力可由行业信息和地 区信息共同取代;另外,市场竞争越激烈的行业,其联动效应越强。究其原因,与行 业内的公司其基本面之间所存在的显著正相关性相关。
  • 详情 最优消费投资与破产保护
    本文考虑一个面临经营性风险(非系统风险)的企业家,在给定的债务及企业所得税率下,如何通过消费平滑、企业资本投资、破产保护以及金融风险投资,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的公司金融问题。本文得到了非风险中性下企业资本价值的半闭式解及相应的最优经营策略和最优破产阀值。对应经典的资本资产定价(CAPM)理论,得到了企业家的期望收益率、贝塔系数、系统风险溢价和非系统风险溢价(idiosyncratic risk premium)。不同于传统观点,非系统风险溢价严格大于零。这些结论和数值计算表明,企业家的风险态度对企业资本价值、最优资本结构,资本投资策略、破产水平、贝塔系数、非系统风险溢价、期望收益率等具有显著的影响。
  • 详情 “T+1”交易制度和中国权证市场溢价
    本文中,我们探讨了中国股票市场上一项独特的交易限制:“T+1”交易制度。这一制度要求股票 购买者至少到第二天才能将股票卖出。而中国的权证市场则服从“T+0”的交易制度,即购买者可 以随时将权证卖出。我们证明“T+1”制度会降低股票市场流动性,使股票的价格中存在低流动性 折价。我们还证明股票流动性和相应权证的溢价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最后,基于文中的实 证结果,我们给出了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 详情 部分可逆投资与基于消费效用的资产定价
    本文考虑一个面临随机需求风险的企业家,如何通过消费平滑、风险对冲及有成本的动态调整资本资产规模,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的公司金融问题。运用动态随机控制方法,得到了非完备市场与非风险中性下企业资本的平均价值与边际价值的半闭式解及相应的最优经营策略。基于经典的资本资产定价(CAPM)理论,得到了企业家的期望收益率、企业的贝塔系数和风险溢价。数值结果表明,在非完备市场下企业家的风险态度对企业资本价值、贝塔系数、风险溢价、企业家的期望收益率及相应的最优经营策略等都具有显著的影响。